受医生父亲的影响,徐鹏从小就立志自己将来也要穿白大褂,悬壶济世。高考那年他如愿的考入了中国医学院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医学部,却未能如愿进入他心心念的临床专业。
毕业后在金融投资行业风风火火了五年,经历了一败一成两次创业,徐鹏在而立之年到来前就已经在事业上有所成,然而那个和医生有关的梦或者说是痛总是不时的会痒一下。和大学导师一次偶然的聊天,他心里的那些涟漪被彻底掀成了第三次创业的巨浪——重回医疗行业,为那么多同门和旁门的师兄弟姐妹医生们做点事情。
医疗行业的问题很多,究其核心无非是中国医疗资源的匮乏和分布不均所衍生的种种不和谐。投资商业数年赋予徐鹏敏锐的洞察力让他迅速锁定了“服务医生,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为创业大方向,同时作为一个非典型85后、重度互联网用户,“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变医生的行为”在徐鹏看来更是顺势而为的事情,于是他纵身跃进了“移动医疗”的蓝海,在移动医疗元年还未到来的2013年底。
之后,徐鹏的身影就频繁出现在各医院的门诊室、病房、医生办公室,医学院的课堂,传统医疗企业,移动医疗行业先行者的办公室,是名副其实的“不是在见医生,就是在见医生的路上”,目的就是要在庞杂的市场中聚焦医生的核心需求。在历时近半年的拜访中,徐鹏发现医生的需求很多,也非常不标准化,市场先行者们做的“轻问诊”对于好的医生并没有特别大的吸引力,而这部分医生恰是中国医疗体系的核心。
这些医生对于移动互联网工具的使用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着眼当前,要解决的就是管理好已经把医生淹没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升疾病的治愈率,这也是医生济世工作的根本。“我的老患者康复了,或者至少不用隔三差五的跑来门诊占个号,我就可以有时间多看一个新患者,随访这个患者,再看新的患者……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放眼未来,医生通过这样的随访平台,可积攒越来越多自己专长领域的患者,持续收集第一手临床数据,随后的科研开展便是水到渠成之事;同时,随着新老患者的不断聚集,口口相传中,医生的个人品牌逐步建立,在那个”医生自由执业“的将来,脱离了医院的光环,这便是医生的核心竞争力。
逐渐的,徐鹏的医疗梦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聚焦——以熟人医患为基础的医生随访平台。
彼时的徐鹏笃定异常,带着他的梦拜访了6位天使投资人,即在意料之中,也出乎意料的,6位投资人都在不到半小时的会面中肯出了肯定的答案,笃定升级为沸腾。就这样,麦豆科技在2014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的当天成立了,“麦豆随访“的孕育自此开始。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徐鹏也经历着团队、产品、运营、用户等各种问题,也品尝了产品正式上线、第一个用户注册、第一个定单产生的喜悦。在最近一次公司核心团队例会上,团队因为一个分歧争的面红耳赤,达成一致后又哈哈大笑,徐鹏坐在一旁会心的一笑“让子弹飞一会儿,路还很长,这也是创业的美好,不是么……“